归化策略侧重于对源语核心模因的复制,通常会用目的语文化中相似的模因来进行替代。如佛经在中国的早期翻译就大量引用道教名词,使得佛经的核心模因——出世思想得以成功传播,但与此同时源语文化模因也遭到了舍弃。可见,归化翻译的优势在于源语核心基因的复制,但难以实现文化模因的自我复制和传播,始终没有新的模因对目的语文化进行充实,文化注定无法延续。因此,异化策略正逐渐成为模因传播的主要趋势。异化翻译侧重于对源语核心模因和文化模因二者的共同复制,不仅可以丰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,还可以使目的语文化趋于多样化。如对“ace up your sleeve”的翻译,原文指西方玩牌时藏在袖中的王牌,若归化译为“锦囊妙计”(指封在锦囊中的妙计),则在文化背景和内涵上易引起偏差。因此可以异化译为“袖中王牌”,同时实现核心模因和文化模因的双重复制。
总的来说,归化翻译就是源语核心模因框架下目的语文化模因的内部死循环,就如同一滩不流通的死水。归化无法使外国文化“走进来”,也无法使本国文化“走出去”。相比之下,异化翻译则实现了源语核心模因和文化模因的共同复制,后者还可以促进前者的传播,相当于为一国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,不失为文化的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