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决方案推荐
为2021“赢在苏州·创赢未来”国际创客大赛提供翻译服务
据悉,“赢在苏州·创赢未来”国际创客大赛创办于2011年,由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落户企业联盟主办,是苏州倾力打造的全球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赛事品牌。大赛与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互联互动,旨在持续挖掘先导产业、前沿科技领域的优秀人才(团队)和项目,促进人才、项目、产业、资本精准对接,搭建通往苏州的创新创业绿色通道。截至2020年,大赛已成功举办9届共58场赛事,覆盖了美国、德国、英国、以色列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等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共吸引6200多个项目参赛,累计2.8万余名(次)人才参加现场活动,成功助力一大批人才扎根苏州、勇创大业,形成了覆盖全球、聚焦产业、特色鲜明、优势叠加的国际化赛事品牌。
本届大赛面向全球进行项目征集和海选,分赛区采取线上邮件报名方式,总决赛由各分赛区优胜项目参赛。参赛选手可登录大赛网址和微信公众号,下载填写参赛报名表格,并发送至各赛区指定邮箱进行报名。大赛共设获奖名额104个,在丰厚的奖金激励基础之上,强化升级与市级领军人才政策“直通车”制度,建立健全参赛项目与人才政策、人才服务对接“绿色通道”,全方位支持获奖项目落户苏州。
与往年相比,本届大赛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,积极适应新时期新形势,更加突出“聚焦、务实、开放、创新”导向,扩大赛事规模、优化组赛模式、加大政策激励、强化落户服务,努力打造苏州面向全球的创新创业“最优窗口”,整体呈现以下四大特色亮点:
一是赛事规模加大。本届大赛坚持海内外联动,进一步优化全球布局布点,扩大赛事范围,增强举办频次,新增西南国内分赛区,重置大洋洲、瑞典、芬兰、新加坡和法国等海外分赛区,以“15个分赛区+全球总决赛”创该赛事规模历史之最。结合疫情防控要求,国内分赛区分别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武汉、成都举行线下现场赛,海外分赛区仍采用海外和苏州 “双会场”模式,通过跨境“屏对屏”线上路演搭建“云擂台”,以灵活多元的参赛对接方式力争更多的人才项目汇聚苏州。
二是产业赛道加宽。本届大赛围绕打造“苏州制造”品牌和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,进一步强化创新导向和产业链引才,重点加大对苏州重点新兴产业、先导产业以及“卡脖子”技术和数字经济领域项目的参赛邀请。分赛区全新组织垂直型产业专业赛事,共设9大产业赛道,各赛区结合赛地城市优势产业,各聚焦1-3个产业组赛,着力形成跨区域、跨产业的创新合作机制。海外分赛区首次采用苏州十个县级市、区与海外承办机构“双选模式”组赛,紧扣苏州各地产业布局和招引需求,构建各有侧重、各具特色、同频共振的项目征集和赛事体系。
三是政策支持加码。本届大赛共设获奖名额104个,在丰厚的奖金基础上,本届大赛强化升级与市级领军人才政策“直通车”制度,建立健全参赛项目与人才政策、人才服务对接“绿色通道”,全方位支持获奖项目落户苏州。其中,总决赛一等奖及获得市场化基金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二、三等奖的落户项目,可直接立项姑苏领军人才计划,并在项目落地苏州后,按规定享受相关扶持政策;其他二、三等奖项目直接进入姑苏领军人才计划面试环节。分赛区一等奖项目直通姑苏领军人才面试;二、三等奖项目可适当突破学历、来苏时间等限制,申报姑苏领军人才。大赛优胜项目还可获得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参会“直通卡”,零距离对接苏州优质丰富的创新创业资源。
四是市场力量加持。聚焦创业“第一桶金”,依托苏州天使母基金、姑苏人才基金等国有母基金,引导子基金投向大赛优质项目。集聚百余家一线创投全程加盟赛事,力邀顶流创投大咖、头部企业负责人担任评委导师,为参赛项目提供全程创业辅导和能力加速,力促科技、资本和产业高水平循环,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“室”迈入“市”,从“书架”走向“货架”。聚焦创业“第一站”, 优化“云创汇”项目线上对接管理平台,全面导入大赛项目,推动全市近200家载体园区开展常态化线上对接,并为大赛项目落地苏州提供场租、资金扶持、信息服务等方面优惠待遇,努力构建全链条创业支持生态体系。
链接:2021年“赢在苏州·创赢未来”国际创客大赛参赛信息
一、赛程安排
下一篇:为【中瑞】启动会提供翻译服务